一錘定音:還是稱作自主品牌為好

發(fā)布日期:2019-10-22 06:02:50     標簽: 自有商標轉讓

日前,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將自主品牌汽車改稱為中國品牌。這一更名在業(yè)界引起不少爭議,有贊成的,也有反對的。

贊成的認為,在中國注冊的自主品牌汽車,應該稱之為中國品牌,像美國品牌、德國品牌、日本品牌一樣。

反對的聲音要更強烈一些,理由是在經濟全球化的,品牌的屬性越來越淡化。國務院文件一直稱自主品牌汽車,這一稱呼已經約定俗稱,概念、內涵都很明確,沒有必要更改。

在中汽協之前,中歐協會舉辦的自主品牌車展叫做中國品牌汽車展覽會,但是,這一更名并沒有得到認可。

自主品牌汽車四大屬性

在談論什么是自主品牌汽車之前,首先要明確什么是國產汽車。按照國際通行的原產地規(guī)則,凡是在國內生產制造的汽車都是國產汽車。包括自主品牌和外國品牌。奇瑞、吉利、比亞迪、長城等自主品牌車企生產的產品是國產汽車。上海大眾、長安福特、廣汽本田、廣汽豐田(微博)生產的汽車都是國產汽車。

品牌是什么,品牌是注冊商標,在哪個注冊屬于哪個的品牌,不管擁有這個品牌的企業(yè)產權屬于誰。沃爾沃是在瑞典注冊的豪華汽車品牌,不管是被美國福特汽車收購,還是被中國吉利汽車收購,大家一提起沃爾沃,印象仍然是來自北歐的豪華汽車品牌。

按照權威定義,自主品牌汽車應該具備四項條件。首先,必須是由國內汽車生產企業(yè)包括中外合資企業(yè),在中國取得的商標專用權,也是注冊商標。二是必須是國內企業(yè),也是商標注冊人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商標專用權。三是國內汽車生產企業(yè)要擁有該品牌的自主知識產權、產品的工業(yè)產權、產品改進和認可權以及產品的技術轉讓權。四是作為消費者識別的主要標志,必須在汽車外部顯著位置如車頭和車尾加以標注。

按照以上四個標準,不管是吉利、奇瑞、比亞迪、長城,還是合資車企在中國注冊的理念、啟辰、思銘、寶駿,都是自主品牌。

一些媒體把合資企業(yè)生產的汽車稱為合資品牌,這個稱呼不太嚴謹。應該稱為合資企業(yè)在中國生產的外國品牌。因為一些合資整車企業(yè),既有外方投資者的品牌,也有中方投資者的品牌。

汽車品牌屬性不斷淡化

汽車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行業(yè)。跨國汽車公司已經實現了研發(fā)全球化、生產全球化、采購全球化、市場全球化。記著多年前和時任福特中國董事長程美瑋討論汽車品牌問題,他認為福特不僅僅是美國品牌,而是國際品牌,只不過注冊地在美國而已。大眾汽車、通用汽車、豐田汽車也都認為自己是國際品牌,是全球品牌。

昨天參加捷豹路虎媒體答謝會,捷豹路虎中國公關關系副總裁谷晶介紹說,2012年捷豹路虎在中國銷量達到73347輛,同比增長71%,中國已經成為捷豹路虎全球大的市場。通用汽車、大眾汽車大的市場也在中國。與捷豹路虎完全是進口不同,大眾汽車、通用汽車在中國銷售的汽車基本上是在中國的合資企業(yè)生產的,是國產汽車。大眾中國、通用中國、福特中國、豐田中國等跨國車企,一直聲稱自己是植根于中國的本土企業(yè)。

實施自主品牌汽車戰(zhàn)略

2009年初國務院出臺的《汽車產業(yè)調整和振興規(guī)劃》,提出實施自主品牌汽車戰(zhàn)略。將在技術開發(fā)、政府采購、融資渠道等方面制定相應政策,引導汽車生產企業(yè)發(fā)展自主品牌。其中也包括鼓勵合資車企創(chuàng)建屬于合資企業(yè)的自主品牌。

中國是世界上汽車品牌多的,既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國品牌,也有眾多自主品牌。

2012年1900多萬輛國產汽車中,自主品牌占了一多半,主要是占總銷量四分之一的商用車基本上是自主品牌。而在乘用車領域,自主品牌汽車占銷量的41.85%。在發(fā)展快的轎車領域,自主品牌汽車僅占28.38%,其余都是合資企業(yè)在中國生產的外國品牌。

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自主品牌建設取得一定成績,但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、大貿易國的地位還很不相稱。一是品牌數量少,影響力小,尤其是缺乏國際知名品牌。二是品牌生命周期短,附加值少,對經濟貢獻度低。

品牌戰(zhàn)略是戰(zhàn)略,關系到中國經濟的長遠發(fā)展。實施自主品牌汽車戰(zhàn)略,不僅對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,對于解決發(fā)展也具有重要意義。因此,必須穩(wěn)步推進自主品牌汽車戰(zhàn)略,使中國汽車盡快由大變強。

至于中國品牌的稱呼,在國外還比較容易接受。在國內,還是繼續(xù)稱作自主品牌為好。

商標交易,請認準名品商標轉讓網!免費找商標!

免費咨詢服務

18868306888

商標交易,
請認準名品商標轉讓網!

免費
咨詢

服務熱線:

18868306888

服務
熱線
免費
咨詢
我的
收藏

免費獲取報價

找商標?不了解商標交易?免費咨詢品牌顧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