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:
18868306888
發(fā)布日期:2019-09-28 00:22:19
上打‘老虎’下拍‘蒼蠅’的反腐之風,也刮進了全國近57萬個社會組織。民政部、財政部日前下發(fā)相關意見,對加強社會組織反腐倡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。m.bdczc.cn
并非只有手握公權力的政府官員才可能出現(xiàn)腐敗。社會團體、基金會、民辦非企業(yè)單位等社會組織,同樣可能濫用各種有形或無形資源,產生種種亂象。
基金會被曝用‘善款放貸’
近幾年,與社會組織相關的負面信息經常進入公眾視野。例如,有的社會團體被曝光‘贊助200萬元即可換得‘常務理事’頭銜’;有的基金會被曝光涉嫌‘善款放貸’等問題;還有一些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公益慈善組織也由于財務、管理等方面的問題,招致公眾質疑其是否‘私設小金庫’……
審計署今年6月發(fā)布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,中華醫(yī)學會在2012年至2013年召開的160個學術會議中,用廣告展位、醫(yī)生通訊錄和注冊信息等作為回報,以20萬元至100萬元的價格公開標注不同等級的贊助商資格,收取醫(yī)藥企業(yè)贊助8.2億元;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2013年在受住房城鄉(xiāng)建設部委托進行綠色建筑標識評價過程中,未經批準違規(guī)收取參評單位評審費1418.55萬元。還有一些社會組織依托行政資源不當牟利。
斬斷‘半官方式’利益輸送鏈
此次民政部、財政部關于加強社會組織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見,可謂直擊‘病灶’。根據(jù)意見,社會團體依法所得不得投入會員企業(yè)進行營利。社會團體不得通過轉包、承包等方式,向其分支(代表)機構、專項基金管理機構收取或者變相收取管理費用?;饡坏觅Y助以營利為目的開展的活動,不得直接宣傳、促銷、銷售企業(yè)的產品和品牌,不得為企業(yè)及其產品提供信譽和質量擔保。
一些行業(yè)商會、慈善組織、檢測機構與行政管理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,有的則直接‘脫胎’于行政管理部門。背靠‘行政資源’這棵大樹,這些社會組織雖名為‘社會’,實際仍帶著‘官味’,常常假借主管部門影響力,開展各種有償服務、有償活動、有償評比等。針對這一‘頑疾’,意見明確提出:社會組織不得利用業(yè)務主管部門影響或者行政資源牟利、不得利用所掌握的會員信息、行業(yè)數(shù)據(jù)、捐贈人和受贈人信息等不當牟利。社會組織不得違反規(guī)定設立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和進行收費,嚴禁以各種方式強制企業(yè)或者個人入會、攤派會費、派捐索捐、強拉贊助。
以‘信息公開’遏制‘暗箱操作’
從現(xiàn)實情況看,盡管主管部門對社會組織的信息公開早有這樣那樣的規(guī)定,并時不時地強調、重申信息公開的重要性,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工作的公眾滿意度依然不高。
圍繞信息公開,此次意見對基金會、社會團體、民辦非企業(yè)單位提出了具體要求,并提出各級登記管理機關要制定社會組織信息公開辦法,建立或者利用有公信力的公共信息平臺,為社會組織發(fā)布信息和社會監(jiān)督創(chuàng)造條件。
意見提出,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為本組織反腐倡廉工作責任人;社會組織要把廉潔自律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,常抓不懈。 m.bdczc.cn
商標交易,請認準名品商標轉讓網!免費找商標!
免費咨詢服務
18868306888
商標交易,
請認準名品商標轉讓網!
商標轉讓
服務熱線:
18868306888
掃碼聯(lián)系客服
版權所有 嘉興新知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備案號: 浙ICP備11063614號
免費獲取報價